荆州卫生健康 | 智能问答 | 登录 | 注册 | 无障碍阅读
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媒体关注
【荆州日报】生命攸关急诊护士13秒成功抢救
信息来源:荆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发布时间:2019-12-04 15:09

□记者匡奕君卢成海特约记者朱飞通讯员鲁萌

“快快快!这里有个病人已经无法呼吸,随时有生命危险,可能是异物堵住气道了……”11月21日上午9时10分许,一阵急促的呼救声,引起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傅保国、急诊预检分诊护士卢先玉的注意。他们放下手上的工作,急奔到平车旁。只见平车上的患者面色青紫,手置于咽喉部,不能言语。两人急忙将病人迅速引往急诊抢救室。

医院内部监控视频显示,9时11分32秒,在卢先玉等急诊护士的协助下,傅保国迅速将患者由平卧位调整成侧卧位。与此同时,其他的急诊护士立即拨通了医院耳鼻喉科的电话,请求增援。

9时12分05秒,摆好患者体位后,只见傅保国站在患者背侧,左手扶住患者,用右手掌放在患者剑突下和脐上,开始发力向上冲击。一下、两下、三下……

9时12分18秒,仅仅13秒钟,病人开始摆手,示意东西已经出来了,傅保国这才停止施救动作。

9时12分35秒,病人从口里摸出一颗长约3厘米的假牙。经过约10分钟的给氧、生命体征监测,在确保患者已经完全脱离危险后,这名年约六旬的男性患者,才在神经内科医生的护送下,返回神经内科病房。

原来,该患者不久前因突发脑中风,在该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事发当天,该患者由一名神经内科医生专门陪同到CT室做检查,没想到,刚到CT室不久,该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面色发紫等呼吸道窒息症状,陪同检查的医生及时发现了这一异常,且第一时间向急诊科求救。于是,出现了文中开头的那一幕。

海姆立克急救法,关键时刻救性命

3厘米的假牙可不小,而且卡在气管前端,

深度不浅。可是,傅保国仅用了13秒,就将假牙“催吐”出来。他究竟用了什么技法?

傅保国告诉记者,该手法称为海姆立克急救法,主要用于呼吸道完全堵塞或严重堵塞的急救患者。

如果将人的肺部看成是一个气球,那么气管就相当于是气球的气嘴。气嘴被异物堵住,可以用手捏挤气球,气球受压后,球内的空气就会上移,从而将堵塞气嘴的异物冲开。海姆立克急救法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

“异物堵塞气管,后果往往很严重。如果不能及时取出异物,病人往往在几分钟之内可能窒息。因此,尽快取出异物,最短时间内打通气道,成为抢救的关键。”傅保国说,一般情况下,急诊科抢救异物堵塞气管的急救病人,首先会使用海姆立克手法急救,同时也会在第一时间通知耳鼻喉科,必要时使用喉镜或支气管镜取出。对于特别危险的病人,也会当即立断,行气管切开手术。

本文中获救的这名患者,起因于中风后吞咽功能减弱,当假牙突然松动脱落,掉进了气管的前端,导致窒息。该患者被推入抢救室时,急救经验丰富的傅保国立马上想到了海姆立克急救法,并灵活运用,终于化险为夷。

“急诊科的医护人员都会海姆立克手法,能在平常急救工作中熟练应用。”从事急诊工作13年的傅保国说,海姆立克急救法简单、实用,一学就会。他希望更多人能够学会该急救法,“关键时刻,不仅能自救,也能救他人性命。”

高素质急救团队,为急危重症患者护航

13秒,清除气管异物,看似偶然,实则必然。这是市中心医院急诊医护团队长期开展岗位练兵与应急演练的实践成果。

作为鄂中南区域医疗中心,市中心医院的急诊科一直承担着荆州市及周边地区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治重任。在全省地市级医院中,该院最早创建了集院前急救—门诊急救—综合EICU等“三位一体”的急救综合体系,是“湖北省重点专科”、湖北省首批“急诊专科护士培训基地”,也是湖北省危重病医学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湖北省急诊护理学会常务理事单位、荆州市急诊医学会主任委员单位。

在坚持“急人所急、救人于危”的理念下,经过近40年发展,该院急诊科打造出了一支技术力量雄厚、应急反应快速的高学历高素质急救专业团队,为各类创伤、烧伤、中毒、蛇咬伤、意外事故等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建立起快速通道。

同时,医院急诊科还走出医院,深入基层医疗机构、社区、学校、公安战线,充分发挥急救社会职能,致力于社会大众急救、自救知识的传播,不断拓展急诊服务范围,为千家万户送去幸福和安康。


打印|关闭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荆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技术支持:荆州新闻网
地址:荆州市沙市区园林路91号 电话:0716-4163840
网站标识码:4210000041 鄂ICP备05028271号 鄂公网安备 42100302000036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