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卫生健康 | 智能问答 | 登录 | 注册 | 无障碍阅读
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健康热点
走失预防与处理 失智老人防走失,您知道该怎么做吗?
信息来源:荆州市老年病医院 | 发布时间:2024-05-16 16:30



走失危害知多少

老年人走失是指在日常生活中不能确认自己的位置,不能找到目的地或起始地点,而迷途不返或下落不明。其中,以失智老人走失最为常见。

根据中国老龄协会在2021年发布的《认知症老年人照护服务现状与发展报告》,60岁及以上老人中认知症患者约有1507万,国外相关研究表明,30%的认知症老年人在入住养老机构期间至少“出走”过一次。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中国老年人走失状况白皮书》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走失老年人约50万人,平均每天约走失1370人,大多走失老年人患有失智症。

失智老人走失后常常发生受伤、受凉、跌倒、交通事故、脱水、溺亡等事件,给老人安全带来严重风险,对照护者而言,也大大增加了看护压力。

导致失智老年人走失的常见因素有哪些

疾病因素

导致失智老年人走失行为的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普遍认为,大脑功能损害导致老年人空间记忆、视空间定向、导航能力以及其他执行性行为功能衰退,这些功能障碍可能造成其走失。失智老年人的走失行为与病程、疾病严重程度、年龄和性别等因素有关。在疾病早期,老年人会在不熟悉的环境中存在定向障碍,随着疾病的发展,即使在熟悉的环境中也会走失。徘徊行为是与认知症有关的一种精神行为症状,有徘徊行为的失智老年人更容易发生走失。

精神因素

有研究归纳总结多名失智老年人走失前的行为特征,将要去某个有特殊意义的地方和处于精神亢奋状态两个因素归纳为走失发生前的重要特征。大部分失智老年人走失前大多处于长时间精神亢奋状态,表现为长时间不间断地行走,干什么都特有精神。有些失智老年人走失前经常念叨某个有特殊意义的地方,比如过去的家或工作单位。

照护者因素

   看护不到位是走失行为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很多失智老年人会在缺乏看护措施、照护者睡觉或暂时离开房间的情况下擅自离开。失智老年人的徘徊行为使老人处于摔倒、受伤和走失的危险中,给照护者带来巨大的精神负担和看护负担,使照护者疲惫不堪,进而增加看护不到位风险,造成失智老年人走失结果。

环境因素

居家走失多与老年人独自外出有关,追其环境因素多与居住环境复杂、人流集中、噪音、路况繁乱或门窗关闭不及时有关。多个失智老年人案例在交通复杂的环境中走失,出口多、周围有公交站或火车站是常见的走失地点,在这些地点老年人会无目的地乘坐交通工具走失,而且老年人有免费乘坐公交的优惠条件,更容易走远。

时间、天气因素

有报道指出,大多数走失行为发生在吃早饭之前的凌晨以及晚饭之后与睡觉之前这段时间。天气和气候对失智老年人走失行为的发生频率和生存率也有影响,在温暖的天气中走失的发生率可能会增加,而寒冷的天气能导致较高的走失死亡率。

管理因素

养老机构及医疗机构中,看护人力不够、评估能力不足,以及工作责任心、服务态度、环境安全管理较差等因素,会给老年人创造走失的机会,具体包括工作人员脱岗、上班注意力不集中、夜间打瞌睡、未锁门、丢失钥匙,门窗等设施损坏等。

预防老年人走失有哪些方法


1.走失风险评估:建议带老年人到医院记忆门诊或老年科门诊专业机构进行走失风险评估,避免失智老年人独处,不让失智老年人独自外出。

2.环境的设计和改造:居家房门可以用钥匙锁上,以免老年人自行出走。养老机构中应安装监控和门禁设备,预防老年人出走。安装门警报器和离床报警器等辅助设备可帮助照护者在第一时间得知失智老年人的异常外出,缓解照护者的看管压力。为老年人佩戴身份联系卡,注明家人联系电话、老年人基本信息等,例如专为失智老年人设计的特殊黄手环等工具。利用定位通信设备——手机、GPS定位器、带有追踪器的鞋子等可以方便照护者时刻准确掌握老年人所处的位置。

3.加强看护:一旦发现老年人有走失风险,老年人居家和外出活动时都要有专人陪护,尤其在老年人参加社会活动时,应加强看护。失智老年人变换居住场所后在儿女家楼下走失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尽量保持失智老年人居住场所稳定,避免频繁更换或轮住子女家。不得已更换居住场所后,照护者应加强监管,防范走失。

4.警惕走失前的异常行为特征:当照护者发现老年人频繁提及过去的家或工作单位,且身体素质好、行动能力强,伴有精神亢奋或夜游症状增多等症状时,应高度警惕和防范走失的发生。

5.巧妙化解老人经常提出“外出”要求

失智老年人的照护者除了保证环境安全和加强看护以外,更多的是要学习与失智老年人沟通的技巧,了解老年人的内心想法,转移老年人出走的意念。例如老年人外出是为了寻找厕所,应尽早识别老年人的排便需求;老年人要求外出的理由是自己需要出门上班,可以告诉老年人今天是星期天,而不是与老年人争辩,争辩会更加激起老年人的外出需求。

老年人出现徘徊、游走等精神行为症状时,加强看护,必要时使用药物约束或物理约束,前提是保证老年人安全。总之,照护者掌握沟通技巧,及时识别和满足老年人心理和生理外出的需求,灵活应对,满足老年人的合理需求,能有效避免老年人走失。

发现老年人走失了该怎么办

1.居家老年人在家庭或户外走失,家人应第一时间报警,说明老年人最后一次出现的时间、地点,老年人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详细描述老年人的外貌特征、衣着配饰等细节。

2.可以根据老年人的作息习惯,提供任何与老年人去向有关的线索。

3.回忆老年人走失前的言语及活动、近期重要生活事件等,寻找老年人走失的诱因,发掘有关老年人去向的线索。

4.走失老年人找回后一定不要责备,要仔细检查老年人身体有无受伤,情绪是否平稳,不确定时建议送医院检查。



打印|关闭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荆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技术支持:荆州新闻网
地址:荆州市沙市区园林路91号 电话:0716-4163840
网站标识码:4210000041 鄂ICP备05028271号 鄂公网安备 42100302000036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