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社会,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方式和膳食结构的深刻变化,糖尿病的患病率正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我国现已拥有庞大的糖尿病患者群体,这一慢性疾病不仅给患者的个人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今天,我们跟着荆州二医内分泌科的孙晓顺主任来看看如何与“糖”共舞。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主要表现为胰脏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或者身体不能有效利用产生的胰岛素,导致血糖浓度升高。
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
哪些人容易患上糖尿病?
1、遗传
糖尿病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存在家族聚集现象,如果直系亲属,包括父母、兄弟姐妹中有患糖尿病的人,那你患上糖尿病的风险也很大。
不良的生活方式:高热量饮食+不运动
当代人的素养是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绝不坐着,吃完就躺,人生天堂。
这样一是会导致体内血糖“爆单”,二是缺乏锻炼导致体内葡萄糖无法代谢而堆积,最后形成脂肪,越来越多的脂肪堆积,会持续干扰糖代谢,最终发展成糖尿病。
3、肥胖、超重者
肥胖是人体内的脂肪细胞比较多,会导致胰岛素对血糖的敏感度降低,也容易让糖尿病找上门。
4、血脂异常者
高血脂患者体内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摄入增加,这些脂质成分会在内脏器官沉积,沉积后往往会引起胰岛素相互抵抗,胰岛素抵抗持续发展,就可以引起糖尿病。
5、年龄≥50岁者
随着年龄的上升,周围组织对胰岛素降糖作用的敏感性会降低,即产生胰岛素抵抗;其次,身体脂肪构成成比例增多,更容易肥胖,也更容易患糖尿病。此外,年龄较大的人群体力活动会减少,进而降低组织对葡萄糖的有效利用,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怎么远离糖尿病
1、健康饮食
保持均衡,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以及控制钠和脂肪摄入。在日常饮食中应该注意选择健康、营养、低糖、低脂、低盐的食品。
2、适量运动
①每天达成30分钟中等强度身体活动,比如跑步、游泳、骑自行车、健身操、太极、乒乓球,羽毛球,选一个你喜欢的运动坚持下来,最好一周2次抗阻运动,如哑铃,器械类运动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②每工作1小时就起身活动一下,摆脱久坐
3、戒烟限酒
①尽量不饮酒,减少饮酒频率,成年人一天饮酒的最大酒精量不超过15克。
②吸烟可损伤肾小球的结构和功能,增加尿蛋白和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戒烟不仅能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还能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有效促进血脂的调节。
4、控制血糖
控制血糖是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措施之一。血糖水平过高会损害身体各器官的功能,尤其是胰腺和肾脏。建议定期检测血糖水平,及时调整饮食。已经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严格控制血糖水平。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可以帮助身体各器官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有利于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建议每天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过度疲劳。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可以帮助及早发现糖尿病的前期症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包括血糖、血脂、血压等指标的检查。如果有家族遗传史或其他高危因素,应加强体检频率。
糖尿病虽然是一个慢性疾病,但通过科学的治疗和管理,患者完全可以控制病情,过上正常的生活。希望我们的科普小课堂能为大家提供帮助,让我们一起为健康加油!